close




 


最近溫暖潮濕的天氣剛好是小黑蚊最多的季節


小黑蚊閩南話俗稱「黑微仔」也有人叫它「小金剛」


但小黑蚊並不是蚊子 而是屬於蠓的一種




這是我們一位20多歲女性患者


到彰化虎山岩步道健行的時候所發生的


患者印象最深的是


走的時候都不會癢 不會被咬


只要一停下來就遭殃了


 


不過 不管被甚麼樣的蟲子咬到


不論蟲是大的還是小的


到底是熟悉的還是不熟悉的蟲子


最好的方式就是:


1.用大量的清水趕快沖洗


2.用冰塊或是冰飲料瓶(鋁鐵罐最好)冰敷, 牙膏或白藥膏都不太洽當


3.盡量不要抓 不要抓才不會惡化


4.趕快找您的皮膚專科醫師吃藥和擦藥


及早的治療才不會留下過多的疤痕!


祝福您...


@林祺彬皮膚科


 



台灣鋏蠓分類地位與形態特徵




台灣鋏蠓(Forcipomyia taiwana Shiraki)在分類上屬於雙翅目(Diptera),蠓科(Ceratopogonidae),鋏蠓屬(Forcipomyia),蠛蠓亞屬(Lasiohelea)之吸血性昆蟲,最早由日本昆蟲學家素木得一於1913年在台中縣發現並予以命名記錄。


全世界已記載的吸血蠓共有1,700 餘種,其中以庫蠓屬的1,500 餘種最多,鋏蠓屬則有137種。臺灣地區鋏蠓屬之蠛蠓亞屬種類依連日清教授研究,共記錄24種,其中只有台灣鋏蠓與三地鋏蠓(Forcipomyia anabaenae)確定會吸食人血,其中又以台灣鋏蠓為主要危害種類。


台灣鋏蠓成蟲體長約1.4公厘,體色黑褐,雌蟲觸角十四節,基節較大,呈念珠狀,雄蟲則觸角鑲毛狀。小顎鬚五節,第三節膨大,具一感覺窩,內具十數隻感覺毛。卵剛產出時色淡而漸轉為深黑色,呈長約0.3公厘的長橢圓形。幼蟲自卵殼末端約三分之一處斜裂孵化,剛孵化之幼蟲體呈透明,孵化後卵殼呈拖鞋狀。


老熟幼蟲體黃褐色,長約2.7公厘,前胸及最末體節各具一對偽足,三胸節及腹部一至八節各具呈火炬狀左右對稱之刺毛兩對,腹部最末兩節各具一對向後之角狀突起。蛹為裸蛹,長約2 公厘,蛹褐色,前胸兩側具呼吸管一對,腹部背面各節均著生四對瘤突,最後一體節則僅具兩個小突起,尾節之形狀雌雄不同,雄蟲尾部具一對中央性片,此為雌雄蛹之主要區別。


 







小黑蚊體色黑褐,剛羽化的雌成蟲是淺褐色,觸角上具稀疏的短毛。



小黑蚊體色黑褐,剛羽化的雌成蟲是淺褐色,觸角上具稀疏的短毛(From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李學進文章)




台灣鋏蠓生態與幼蟲孳生源


          最適合台灣鋏蠓發生的溫度範圍約在18-32℃之間,因此台灣鋏蠓在台灣全年發生,其密度呈春夏季高、冬季低的季節性變化。


影響台灣鋏蠓密度變化的主要因子主要為溫度、雨量、相對溼度、風速等氣象因子,其中又以潮溼為台灣鋏蠓孳生的主要環境因子,通常年度春雨或梅雨季節後,是台灣鋏蠓開始年度大發生的時間。


由於台灣鋏蠓嗜吸人血,因此人的活動與行為也是決定台灣鋏蠓密度高低的重要因子;容易吸到血的地方小黑蚊就容易好發,如在農庄、社區、村落、學校、廟口、公園、風景區、遊樂區等人多、或人群聚集活動場所都是小黑蚊可能猖獗危害的地方。根據調查,台灣鋏蠓活動範圍大多侷限於居家、社區及其周圍數十公尺範圍內,充分顯示血源的提供為小黑蚊發生的關鍵因子。


台灣鋏蠓幼蟲陸生,主要取食藍綠藻與綠藻等藻類,這些藻類滋長於潮濕的土壤表面,或是地表石、磚、水泥等結構的表面與縫隙中,呈現綠色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「青苔」。


以台灣高溫多濕的氣候條件,環境中會滋長青苔的地方到處都是,也就是說環境中隨處可見台灣鋏蠓幼蟲的孳生地。常見的台灣鋏蠓幼蟲孳生源為居家、社區中裸露土表的青苔滋長處,如盆栽、花台、花圃土表及其邊壁、灌木叢下、牆角、溝壁、渠道邊壁、邊坡、坡坎、石頭邊、石縫,以及屬於農地的竹林、茶園、菜園、矮灌木叢、檳榔園、果園、樹林週邊等等容易滋長青苔的地方。另外,實驗報告指出,台灣鋏蠓幼蟲不會孳生於水中,蛹在水中也不會羽化。


 



台灣鋏蠓雌蟲吸血與產卵習性


臺灣鋏蠓雌蟲的吸血活動均在白天進行,通常自早上七、八點起即開始吸血活動,吸血活動隨時間增加呈逐漸上升趨勢,並以中午十一點至下午三、四點為吸血高峰,然後下降至黃昏時停止,天黑後就完全不會再有吸血活動。台灣鋏蠓雌蟲不具主動的寄主搜尋行為,平時隱匿於棲地,當感應到人的氣味時才會起飛前往吸血,這也就是為什麼走動時不易被小黑蚊叮咬,而往往是停下休息或聊天時才會被叮咬的緣故;當然在戶外餐飲、或是下棋、泡茶等靜止活動時也最容易被叮咬。


由於小黑蚊成蟲具有這樣的飛行習性,所以其活動範圍往往侷限於棲地數十公尺範圍內,這也就是何以小黑蚊在社區經常呈現局部性分佈的原因。此外,小黑蚊蟲體小、習性低飛,飛行高度通常在一公尺以下,所以小腿、腳、手背、手肘等為其主要叮咬部位。也由於小黑蚊低飛的緣故,所以小黑蚊危害都在一樓,二樓以上不會有小黑蚊的危害。


以場所而言,最容易被小黑蚊叮咬的地方通常是大樹下、走廊、涼亭、庭院、廟口、雜貨店口、騎樓下、等民眾經常駐足停留的地方。此外,位於戶外的餐飲區、咖啡區、泡茶區、下棋區、聊天區等,也是容易被小黑蚊叮咬的場所。


吸飽血的雌蟲會隱匿於棲地附近,約經2-3天卵成熟期後即可開始產卵。試驗證實雌蟲會將卵產在有亮光、潮濕、且有幼蟲食物的地方,通常就是環境中滋生有青苔的場所。




小黑蚊的「叮刺」與「叮咬」




小黑蚊與大多數吸血蚊類一樣,都具有「刺吸式」口器,因此被小黑蚊為害,應該稱為被小黑蚊「叮刺」,而非「叮咬」。不過因為大家用習慣了,就約定俗成吧,本文仍沿用「叮咬」一詞代表「叮刺」行為。被小黑蚊「叮刺」之所以會產生癢、腫等局部性發炎反應,主要是因為吸血昆蟲為順利吸血,所以在刺吸時都會先將含有抗凝劑成份的唾液注入人體,以防止血液凝集。而這些唾液中的抗凝蛋白以及其他成份,就是引起皮膚產生局部發炎或過敏反應的主要成因。



小黑蚊叮咬的臨床症狀與處置




一般人被小黑蚊叮咬雖然不會痛,不過會造成紅腫、奇癢等局部發炎症狀,此時患部可用冷水沖洗或冰敷消腫,舒緩痛癢的感覺;也有人推薦塗抹食用白醋,據說也具有很好的止癢效果。然小黑蚊叮咬造成的紅腫程度、危害的輕重均因人而異,因此上述建議有可能僅適用於部分的人,不過也因為方法簡便,所以大家不妨先試試看。


被叮咬的人應注意避免搔抓患部,以免引起繼發的細菌性感染。若引發過敏反應,或真的癢得受不了時,應該立即就醫治療。至於止癢藥膏的使用也應該事先徵詢皮膚科醫生的意見,出外就帶在身上備用。



小黑蚊叮咬的特殊性




小黑蚊叮咬有一種很特殊的現象,就是初次被叮咬的人反應通常都很強烈,腫得很大、又癢,經常得癢、腫一個星期、十天才會痊癒;這個現象通常以都會區前往郊區休閒旅遊的民眾最為明顯。可是說也奇怪,被叮咬幾次以後,這種劇烈的反應就消失了,叮咬造成的癢腫變輕微了;似乎人體很快就可以適應小黑蚊的叮咬。


關於這種對小黑蚊叮咬快速適應的現象,目前尚未有學理上的研究;不過可以肯定的是,這種叮咬反應減輕的現象,會降低人們對小黑蚊為害的警戒心,輕忽小黑蚊叮咬的事實,無意間不斷提供小黑蚊繁殖必要的血源。所以要特別呼籲這些自認為不會被小黑蚊叮咬,或是不在意小黑蚊叮咬的人,一定要想想,自己就是那個「小黑蚊的供養者」。所以,要防止小黑蚊繼續危害,或是不要小黑蚊叮咬自己的寶貝孫子,就請大家努力做好自我保護,不要成為小黑蚊的繁殖養分提供者。




部分內容From: http://www.bitingmidge.org.tw/know.asp


Biting Midge Control and Extension Center


行政院環保署小黑蚊防治推廣中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祺彬皮膚科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